2007年8月29日星期三

什么是《重别》?

《重别》是一个关于分别的故事,一个关于「再度别离」的故事。

记得与爱人分别的滋味吗?
夜里辗转难眠,每个梦境转角里都是爱人的身影与微笑,满身大汗惊醒之后却必须独自面对空荡荡的黑夜。「如果能够再见一面,如果能够再听见她的声音…」你喃喃自语,望着深不可测的黑暗发呆。
你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你愿意走入最凶险地域,只换来短暂重逢。
如果,最终还是要与心爱的人再度别离,又是什么样的滋味?

死亡将我们分开,但我想再见妳一面
《重别》叙述一对夫妻天人永隔,千辛万苦重逢后又被迫分离的故事。
《重别》也是一个冒险,男子携儿子闯入凶险未知之境寻找挚爱,一关关严酷的考验之下,才明了分别真正的意义。

中国传统戏剧中十分偏爱欢喜团圆的结局,千年以来,却未曾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分别、如何处理心中强烈不舍情感。随着主角一次次的试炼,我们逐渐明白,别离本身并非焦点所在。于是恍然大悟,分离并不等同爱的消逝,当心爱的人远去,这情感并非不圆满,而是以不同的形式永远延续。而《重别》如此贴近人生,深陷于分离苦涩的你我,当相隔遥远、面目逐渐模糊时,心底的情感如何维系? 是否,别离背后有深远意义?在《重别》里,我们将一起找到答案。

谁制作《重别》?台湾荷兰首度携手合作
2005年荷兰导演Jos van Kan于台湾进行兰阳歌仔戏团的研究计划,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台湾的民俗故事、台湾的偶戏表演、台湾传统生死观深深吸引着Jos van Kan,因缘际会之下Jos van Kan与台原偶剧团接触,惊讶的发现双方十分契合,因而有了《重别》的诞生。历经两年的酝酿与筹备,《重别》终于拍板定案要搬上舞台。

这可是台湾与荷兰首度跨国合作呢,双方都对于这次的合作寄与厚望,纷纷请出压箱宝的人才,荷兰方面,Jos Van Kan将亲自出马担任导演,作曲家Marlijin Helder为《重别》谱曲。享誉国际的德国戏偶制作师Ulrike Quade会帮《重别》制作戏偶,Patrica Lim则包办了服装设计。台湾的团队有国宝级的偶师陈锡煌、乐手张士能和李柔苇、表演艺术家伍姗姗、歌者演员双栖的邱秋惠。在这么多优秀艺术家的激荡之下,难怪《重别》还没真正演出呢,却已经有荷兰剧场界人士表示高度兴趣。

《重别》何时要演出?
《重别》将于2007年11月1日至11月2日晚间7:30, 11月4日至11月5日 下午2:30 以及晚间7:30,总计六场于国家剧院实验剧场演出。未来将巡演北京、上海以及荷兰。

重别的构思

「重别」一路走来也整整两年了,创作组合的开始已经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巧合,荷兰导演Jos与台原相遇是2005年他第一次来台湾观摩歌仔戏,他人到了台北的某歌仔戏团,但是该歌仔戏团没有人会说英文,他们就给Jos台原的号码并告诉他 ’Call Mr. Robin! Call Mr. Robin!” ,罗斌与Jos通了五分钟的电话以后才发现彼此是荷兰人。

而这两位主要创作的荷兰艺术家,导演Jos与编剧罗斌都感受到死亡这样一个主题的重要性,第一次Jos提出的题材是有关于死刑:「死刑犯与判决者的两端性,样貌与心理状态。」我们讨论出可能的剧情点-在道德规范的人世善恶分明,坏人与好人死后会不会在地府中重逢?死后的世界中的判定是不是与在人间相同?

罗斌建议从中国传统戏曲「目莲救母」为出发点,我们也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奥菲厄斯尤丽迪丝,东西方关于生者于死者的传说与故事不停的被丢出来讨论,从讨论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碰撞并发掘东西方在面对死亡的态度与价值观。这些讨论也让我们定出重别的故事基调,以人类最美好的感官经验—爱情,来探索人类最幽暗的情感经验-死亡与分离。

在剧本发展过程中最激烈的改变是讨论口白的部分时,因为俩位偶戏艺师都不会亲自来为偶发声,所以偶也就必须对嘴配音,我们都对此有所犹豫,最后导演就毅然决定口白都将会用唱的方式来进行,「重别」也就转换为歌剧剧场,全剧将会由两位乐师来演唱父子偶的对白部份。

直到演员、偶师与乐师拿到剧本的那ㄧ刻,没有人能够清楚的描绘出这出充满奇幻的演出,没有人做过这么特别的戏剧, 对观众来说想必更是充满着惊奇!这个故事还在持续发展中,我们也对它充满着期待....

呈现重别--一个古老又创新的故事

「男人决定带着孩子来到阴间的入口处,试图找回他的妻子并把她带回人间,
他知道这相当危险….」

初读《重别》剧本时,不禁觉得稍稍不适应,它的题材有点熟悉,但它的叙事却如此不同。传统上,沿袭自说书的叙事方法深深影响阅听众的口味,我们习惯那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彷佛每一个故事都要从一个悠长的「话说那年…..」起头才够劲道。

《重别》却不是这样。

它一开场的设定就让人想聚精凝神好好弄清楚,到底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又会怎么发展?你想知道「接下来呢?」「然后呢?」「会不会…?」。看完《重别》,感觉就像从清晨雾中走出来,雾慢慢散去,你隐隐约约感到一点怅惘,也感到远方一点点曙光照着未来,心底有一点点想法与感动悄悄萌芽。《重别》提供的,不是当头棒喝似的顿悟,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绵密悠长的领会,像一股清澈流过心间。

《重别》是一个古老又创新的故事。
古老,是指题材「生、死与爱」
创新,是指它与众不同的呈现方式。
也唯有跨文化的制作团队,能够挑战这样的创作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家,携带着本身文化的生死观,构思出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跨文化的交流润泽让《重别》的故事有了超越同质作品的厚度。

偶与真人同台演出
为了呈现这个故事并维持原有的特质,台原偶剧团的制作群仔仔细细的考虑各种组合,最后选定闯入地狱历险的父子俩,以「偶」来演出。妻子则由演员来担任,偶可以表现地狱里头诸如拔舌等种种劫难,这是真人演员较难传达的。而演员与歌者能够弥补偶之不足,婉转的歌声唱出幽微心声。制作群巧妙用「投影」,让灯光、舞台、服装音乐紧密配合之下,《重别》能细腻生动的传达中心思想:「死亡,并非爱的终点」,懂得面对分离,生命的光泽才像珍珠熠熠生辉。

一个栩栩如生人偶的诞生

puppet son

「小男孩,想什么? 妈妈何时归来,几时可以团聚?」Ulrike,国际知名的人偶艺术师。如果你对「偶」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生硬表情与僵直关节,那你肯定没有见过Ulrike的偶。
Ulrike拥有一双巧手,所制作的偶深深世界各地的观众。纵然人偶的肤色是浅浅透明白,不若真人的玫瑰血色,但人偶的神韵肌理如此逼真,任谁都忍不住想伸手一触,摸摸看他的皮肤是不是平滑如丝。

看见UIrike的偶,不自觉想起了家喻户晓小木偶的故事,关于一个小木偶毕生衷心期盼变成一个真的小男孩与工匠爸爸享天伦之乐。我不禁微笑,要是皮诺丘的爸爸看见眼前的偶,皮诺丘一定会失宠。就让皮诺丘寻遍仙女寄托魔法吧,《重别》里的偶男孩可是有自己的父亲。
puppet father


一对父子情深的偶
看,父子俩面貌多相似。唯一细微差别只在于父亲的神情坚定,男孩的神情则是一派天真,带着几分忧郁。他们父子俩即将要展开冒险,迈往无人曾到访的地狱,寻找心爱的人。

puppet making

一个栩栩如生人偶的诞生。
人偶的诞生可要花上不少功夫呢,设计、定稿、成型、修饰,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相当重要,桌面上所展示的是人偶所需要的工具,包括设计图、修饰海绵
等。戏偶制作师要考量舞台效果、操作实用性、角色个性以及角色之间的关联。
《重别》中的男人历经劫难地狱寻妻,整个过程中受到不少折磨,这些过程仰赖「偶」来表现,因此,Ulrike的偶对于重别制作团队而言可谓举足轻重,人偶所采用的泡棉材质,使人偶的肢体展现与表情都非常逼真,有了偶的演出,传说中地狱景象才能够在舞台上呈现。
puppet&ulrike 01

puppet&ulrike02

戏偶完成了

戏偶制作师与偶之间的感情很特别。偶是Ulrike一手捏拔而成,既是她的心血也是她工作上的伙伴。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家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有不可磨灭的感情,最特殊的是,戏偶不只可以收藏、展示,更可以在舞台上演出而诠释剧本所赋的情感。父子偶是《重别》中重要角色,不禁让人期待他们的演出。

服装设计 Patricia Lim

荷兰华裔剧场服装设计家。
自荷兰纺织专科学院剧场服装设计系毕业,从事剧场服装设计二十余年。与欧洲剧场、电影与电视等领域不同导演合作作品达上百出。曾与台湾观众相当熟悉的英国艺术电影导演Peter Greenway合作过「ZOO:A Zed and Two Noughts」她与导演甘恩2004年合作「Keteltje」以及2005年合作舞台作品「Biest」,在荷兰媒体报导得到好评。身为华裔艺术家的Patricia特别重视与台湾团队合作「重别」的机会。

灯光设计/洪国城

洪國城

灯光设计/洪国城

现任台湾戏曲专科学校教师、静力剧场技术总监、非常深蓝艺术工作室技术总监。 剧场创作经历丰富,经常担任各艺术节及剧场演出之舞台监督、技术指导、灯光设计、舞者、音乐剪辑等重要职务;灯光设计作品无数。目前致力研究推广灯光独立创作之美学,使应用于建筑、环境空间、舞蹈、戏剧等。近年并邀集国内外新生代编舞家共同创作之灯光舞蹈作品:『光‧呼吸‧身体』、『越光11/2』、『光道』。

多媒体设计│林逸心

小心

多媒体设计│林逸心

独立影像创作、音乐创作者、电影工作者与策展人。影像风格抽象且富有意境,处理影像与音乐之间的张力 ,喜爱真实影像与光影之间虚实可能。曾多次担任户外音乐祭 VJ,并于 DJ 林强合作于国家演奏厅的世界手鼓幻想之夜、02 台北爱乐城市公园音乐会等、垦丁草原户外派对;声动剧场华山祭的录像制作、金枝演社于国家剧院实验剧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视觉设计、台原偶戏团于澳门艺穗节 <朝圣之行> 多媒体制作、陈珊妮美中毒演唱会VJ等许多跨界演出。独立乐团凯比鸟 KbN与78bpm 驻团VJ;自导实验短片 <赤道无风带> 入围「CO2-2002台湾前卫文件展」。

音乐设计 / Marlijin Helder

marlijn.jpg

天赋优异的音乐家 Marlijin Helder

1979年出生于荷兰Goriningen的Marlijin Helder,自九岁开始学习钢琴以及作曲。11岁时,她获得海牙皇家音乐学院的认可,进入天赋优异儿童班攻读钢琴和作曲。此后,Marlijin陆续跟随不同作曲家学习诸如Roderik de Man, Gilius van Bergeijk, Klaas de Vries, Theo Loevendie, René Uylenhoet等,也转换不同的音乐学院进一步研习更高深的技巧。

Marlijin曾以优异的演奏技巧夺得多项国家音乐首奖。她的作品于荷兰与海外演奏,包括俄罗斯、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除了音乐界之外,Marlijin慢慢将触角伸至别的领域。过去三年来,Marlijin加入剧场音乐工作。自去年起,她为电影制作写了一些曲子,她的作品因此更广为人注意。

制作人 林经甫博士

财团法人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建馆人
台原偶戏团团长

走进台原位于西宁北路上的办公室,最先映入眼帘便是右面墙上几乎与墙面同样大小的油画作品─港町之夜,这幅出自林经甫博士之手的大型画作,是林博士依着儿时对大稻埕港边夜晚的印象所绘,色彩饱满层次丰富,总是让许多初见林博士画作的朋友,惊艳于林博士的艺术天分,从他的画作中也彷佛能感受到大稻埕过往繁华荣烟。

留着落腮胡的林博士,有着艺术家的粗犷外表及敏锐的观察力,然而讲起话来条理分明,笃实自信的态度,让人无法忽视他企业家与医院院长的经营管理身分,也因此被朋友戏称「不务正业」的林博士,在接受行动大学杂志采访时,提到朋友对他跨足文化、医、商不同领域的形容「既不是生意人,也不是文化人,更不是医生的三栖动物。」然而肩负不同领域任务的林博士却把每个角色都扮演的有声有色,对每个领域的经营不仅有着卓著的成绩更时常有开风气之先的大气度。在台湾的医院只管医病不管医心的年代,林博士所主持的协和妇女医院,已开始从人性化的角度关照病患的心;在台湾布袋戏艺术文化逐渐流失没落的时刻,他带着台原偶戏团将布袋戏表演推广到国际。

演员/邱秋惠

actress chuhuei


现任海山戏馆行政总监。
邱秋惠高中时代参加「宜商国剧社」时专攻小生。以《吕布与貂蝉》中吕布一角,夺得全省高中组国剧比赛优胜奖。随后保送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国剧组,奠下扎实的传统戏曲基础。
大学时利用课余参加「优剧场」(「优人神鼓」的前身)。优剧场着意找寻属于台湾人的肢体,具备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戏剧理念。在优剧场中,秋惠进一步接触车鼓、北管、歌仔戏…,在艺术冲击中丰富了视野。

就读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期间,跟随重要民族艺术艺师廖琼枝老师学戏,改习旦角,并考取文建会主办「台湾传统歌仔戏艺术薪传计划」艺生资格。
专业的歌仔戏训练,加上原有的京剧基础,尔后长期的舞台演出,累积邱秋惠深厚的艺术能量,所诠释的角色类型范围广泛,从苦旦至丑角,无不拿捏得入木三分,唱腔方面更为人称道,音域宽广、声腔如泣如诉婉转动人,无愧是「具有魔力的声音」。秋惠演出作品甚多,如《陈三五娘》中的五娘、《乌龙窟》中的王天霸、《恶女娇妻》中的恶女李红娇、《阿三哥进城》中的阿三哥等,令人击节激赏。

邱秋惠于2000年创办海山戏馆,并长期任教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科及歌仔戏社团指导老师,亦为台原偶戏团多出戏中不可或缺的女歌手及演员。

《重别》特别延请邱秋惠兼任歌者和演员,以迷人的声线倾诉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牵动《重别》观众的心。

偶戏师父 陈锡煌

puppetmaster

陈锡煌老师
台原偶戏团的主演

戏偶在师父的手中,一回儿是温柔娇腆的小旦,一回儿是身怀绝技的武林大侠,小旦婉约柔弱,大侠昂首阔步,背后魔力却来自同一双手。这双手赋予戏偶生命,戏偶彷佛从封印的诅咒中苏醒,个个活灵活现,展现卓绝生命力。走遍世界各地,凡是亲眼目睹师父技艺的观众无不深深着迷,手掌大的戏偶竟能传达细腻情感,直直扣动人心。

陈锡煌师父,由父亲李天禄启蒙教导学习布袋戏,但最后操偶的手艺技法却是师父自己在戏班里自学而来的。陈师父操偶技艺纯熟,对于各种戏偶角色性格的身段展现、情感揣摩与节奏拿捏,都极为精准而细腻,师父温文儒雅、与世无争的个性,清楚反映在表演中,造就搬演戏剧时,戏偶独特的气质。高龄七十七岁的陈锡煌师父,脑中仍可清楚上演五百多出的戏码。完美细致的演出手法,呈现出精采的好戏。在布袋戏兴盛的时期,陈锡煌师父也成立新宛然剧团,现今除了常驻于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常态性的示范教授布袋戏技艺,亦担任台原偶戏的主演暨艺术指导。
在台原不同的表演里,师父接受现代剧场想法,转换传统表演风格。七十几岁的高龄不但能展现出过人的布袋戏传统技艺,为了提升艺术层次不断求进步的身教典范,深深感动后生晚辈,赢得一致尊敬,是台湾布袋戏界顶天荫人的一株大树。

中文剧本/演出统筹/演员 伍姗姗

shan shan


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表演策划
台原偶戏团统筹
纳豆剧团团长
伍姗姗小姐在美国旧金山市立学院研习表演艺术、舞蹈训练,以及与罗邦桢先生学习郑子杨式太极拳;持绩三年向美国加州柏克莱的Ruth Zapora学习Action Theater即兴表演的训练课程。之后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拉萨德国际表演学校修习欧洲表演体系,如意大利喜剧、希腊悲剧、面具、小丑等等表演型式,以期发展肢体动作、声音及语言为演出重要的元素。声音变化、肢体语言、情感控制、临场节奏的融合呈现成为她表演的根基。目前在台原偶戏团担任演出策划,参与剧本创作、导演、表演与规划等各项工作,以及纳豆剧场的节目规划。

艺术总监/剧本创意 罗斌

Robin


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馆长
台原偶戏团艺术总监
纳豆剧团艺术总监

荷兰莱登大学汉学博士,从事偶戏研究二十年。在大学期间,因中国戏曲课程的启发,开始了中国偶戏的研究,之后更以福建与台湾地区的偶戏为主要研究对象。定居台湾后,不但继续在台湾偶戏及戏剧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出版文章及赴世界各地研讨会发表研究所得,同时也对于台湾其它的文化现象产生极大兴趣。先后参与了树火纪念纸博物馆与台北偶戏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更于2000年,在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及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建立了大稻埕偶戏馆,并结合了台湾传统偶戏特质与现代剧场元素,开始了偶戏作品的编导与表演。
五年内推出的大小展览多达二十几档,监制表演台原作品并带领团队远赴欧洲、中美洲、港澳等地演出与交流,得到极大肯定与欢迎。罗斌堪称当代亚洲偶戏权威,尽心鼓吹国际偶戏表演交流,编导作品兼具细致与前瞻色彩。在台湾的剧本创作及导演的制作演出有《马克波罗》、《大稻埕的老鼠娶新娘》、《义贼廖添丁》、《秋夜梧桐雨》、《朝圣之行》等多出演员与偶同台的原创作品。已出版的著作有《Formosa一座岛屿的故事》(为文建会所指定之优良儿童图书)、《吟子的故事》。任荷兰荷恩博物馆《亚太偶戏展》、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台湾与世界偶戏展》、宜兰童玩节「史艳文」、大稻埕偶戏馆「线缘」、「神鬼皮影展」等多项展览策展人。